



一. 前言
幼兒時期是人體基本發育和良好健康體質的形成期,可以說,幼兒是人類的希望、社會的未來,他們身心健康良好的發展,是社會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關鍵。因此,幼兒體質健康的研究對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澳門地區幼兒的體質狀況與變化規律究竟如何?至今一直未有相關的研究報告與分析。為了全面了解澳門幼兒的體質狀況,體育發展局在2002年進行總統籌,與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合作開展澳門幼兒體質的調查研究課題,對澳門3~6歲的幼兒進行了較為全面的體質監測。此項工作並得到衛生局、教育暨青年局、社會工作局和澳門理工學院的協助與支持,在2002年12月底完成了測試工作,一方面獲取了澳門幼兒體質狀況的基礎數據資料,另一方面為開展以監測數據為主題信息源的相關研究,科學指導廣大家長與教師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與鍛煉以增強幼兒體質提供了依據。
二. 研究目的與方法
(一)目的
全面了解澳門地區3~6歲幼兒體質的基本狀況,建立澳門地區幼兒體質基礎數據庫,為今後的動態監測奠定基礎。同時可以開展以監測數據為主體信息源的相關研究及跨區域的比較研究,為有關政府部門制定相應的政策提供科學的依據,進而更有力地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健康和體質。
(二)對象及其抽樣
以隨機抽樣為原則,在就讀澳門各幼小學校及托兒所的3~6歲幼兒中,按半歲為一個年齡組,每個年齡組隨機抽取男女各60人。經相關檢驗,最終獲得有效樣本902人 (男448人、女454人) ,樣本量的年齡性別分佈見表一。
表1 監測對象年齡分佈      單位:人
| 
 3.0-3.4歲 
 | 
 3.5-3.9歲 
 | 
 4.0-4.4歲 
 | 
 4.5-4.9歲 
 | 
 5.0-5.4歲 
 | 
 5.5-5.9歲 
 | 
 6.0-6.9歲 
 | 
 合計 
 | 
|
| 
 男 
 | 
 53 
 | 
 53 
 | 
 57 
 | 
 58 
 | 
 55 
 | 
 59 
 | 
 113 
 | 
 448 
 | 
| 
 女 
 | 
 45 
 | 
 58 
 | 
 61 
 | 
 54 
 | 
 62 
 | 
 54 
 | 
 120 
 | 
 454 
 | 
| 
 合計 
 | 
 98 
 | 
 111 
 | 
 118 
 | 
 112 
 | 
 117 
 | 
 113 
 | 
 233 
 | 
 902 
 | 
(三)研究方法
1. 體質測試方法
按《2000年國民體監測工作手冊》要求,採用統一配備器材進行測試,測試項目有以下幾大類:
身體形態:身高、體重、坐高、胸圍、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下角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
生理機能:安靜心率。
身體素質:立定跳遠、網球擲遠、坐位體前屈、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雙腳連續跳。
健康指標:齲齒。
2. 問卷調查法
在體質測試的同時,對被測試幼兒的監護人進行問卷調查,包括幼兒出生時身長、體重以及餵養方式,患病史,睡眠時間,參加文體活動情況;幼兒父母的身高、體重,參加體育鍛煉情況,職業、受教育程度等指標。
3. 數據統計分析
所有數據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運算分析。
三. 研究結果
(一)身體形態的現狀
澳門男女幼兒的身高、體重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大,男童略高於女童。由3 歲到6歲,男童身高的變化範圍為97.0~117.7厘米,每年平均增長了6.4厘米,總增長值為20.7厘米;女童身高的變化範圍為 95.3~116.5厘米,每年平均增長了6.1厘米,總增長值為21.2厘米。平均體重男童由3歲的14.4公斤增加到6歲的21.7公斤;女童則由 14.1公斤增長到20.3公斤。男童體重的年平均增長值為2.3公斤;女童為1.9公斤。從3歲到6歲,男童體重增加了7.3公斤;女童增加了6.2公斤。
表2 澳門幼兒身高、體重的平均值、標準差
| 
 年齡組 (歲) 
 | 
 男 
 | 
 女 
 | 
||||
| 
 N 
 | 
 身高(cm) 
 | 
 體重(kg) 
 | 
 N 
 | 
 身高(cm) 
 | 
 體重(kg) 
 | 
|
| 
 3.0- 
 | 
 53 
 | 
 97.0±3.8 
 | 
 14.4±2.1 
 | 
 45 
 | 
 95.3±6.5 
 | 
 14.1±1.8 
 | 
| 
 3.5- 
 | 
 53 
 | 
 100.2±3.7 
 | 
 15.4±2.4 
 | 
 58 
 | 
 100.3±4.5 
 | 
 15.1±2.3 
 | 
| 
 4.0- 
 | 
 57 
 | 
 104.3±4.1 
 | 
 16.5±2.3 
 | 
 61 
 | 
 103.4±4.0 
 | 
 16.2±2.0 
 | 
| 
 4.5- 
 | 
 58 
 | 
 107.9±3.8** 
 | 
 17.8±2.3** 
 | 
 54 
 | 
 105.4±4.1 
 | 
 16.3±2.4 
 | 
| 
 5.0- 
 | 
 55 
 | 
 110.2±4.8 
 | 
 18.3±3.0 
 | 
 62 
 | 
 110.5±4.8 
 | 
 18.2±2.8 
 | 
| 
 5.5- 
 | 
 59 
 | 
 111.7±4.4 
 | 
 18.9±3.1 
 | 
 54 
 | 
 112.6±5.6 
 | 
 19.0±3.3 
 | 
| 
 6.0-6.9 
 | 
 113 
 | 
 117.7±4.9 
 | 
 21.7±3.9** 
 | 
 120 
 | 
 116.5±5.2 
 | 
 20.3±3.3 
 | 
** 男女比較 P<0.01
在體型的橫向發育方面,男女幼兒的胸圍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男童由3歲的51.3厘米增加到6歲的57.8厘米,總增長值為6.5厘米;女童則由3歲的50.6厘米增加到6歲的55.7厘米,總增長值為5.1厘米;男童增長速度略快於女童。皮脂厚度亦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無論男女各年齡段均表現為上臂部皮褶最厚、腹部居中、肩胛下角皮褶最薄,總體女童的皮下脂肪比男童為厚。
表3 澳門幼兒胸圍、皮褶厚度的平均值、標準差
| 
 年齡組 (歲) 
 | 
 男 
 | 
 女 
 | 
||||||||
| 
 N 
 | 
 胸圍(cm) 
 | 
 上臂皮褶 (mm) 
 | 
 肩胛下皮褶(mm) 
 | 
 腹部皮褶(mm) 
 | 
 N 
 | 
 胸圍(cm) 
 | 
 上臂皮褶 (mm) 
 | 
 肩胛下皮褶(mm) 
 | 
 腹部皮褶(mm) 
 | 
|
| 
 3.0- 
 | 
 53 
 | 
 51.3±2.6 
 | 
 9.1±2.7 
 | 
 6.4±2.5 
 | 
 6.3±3.0 
 | 
 45 
 | 
 50.6±2.5 
 | 
 9.5±2.1 
 | 
 6.5±1.7 
 | 
 7.1±2.2 
 | 
| 
 3.5- 
 | 
 53 
 | 
 52.8±3.3** 
 | 
 9.1±2.3 
 | 
 6.5±2.8 
 | 
 6.8±3.0 
 | 
 58 
 | 
 51.1±3.1 
 | 
 9.6±2.9 
 | 
 6.3±2.2 
 | 
 7.2±2.7 
 | 
| 
 4.0- 
 | 
 57 
 | 
 53.2±3.1* 
 | 
 9.4±3.1 
 | 
 6.3±3.1 
 | 
 6.4±3.1 
 | 
 61 
 | 
 52.0±2.3 
 | 
 10.4±2.6 
 | 
 6.5±2.1 
 | 
 7.6±3.3 
 | 
| 
 4.5- 
 | 
 58 
 | 
 54.5±2.5** 
 | 
 9.7±2.7 
 | 
 6.3±2.4 
 | 
 7.0±3.0 
 | 
 54 
 | 
 52.0±2.7 
 | 
 10.3±2.4 
 | 
 6.4±1.7 
 | 
 7.4±2.9 
 | 
| 
 5.0- 
 | 
 55 
 | 
 55.1±3.3* 
 | 
 9.2±3.7 
 | 
 6.0±2.2 
 | 
 6.4±3.6* 
 | 
 62 
 | 
 53.8±3.1 
 | 
 10.1±3.1 
 | 
 6.9±2.8 
 | 
 7.8±3.1 
 | 
| 
 5.5- 
 | 
 59 
 | 
 55.5±3.6 
 | 
 9.7±2.8* 
 | 
 6.2±3.1* 
 | 
 7.1±4.4* 
 | 
 54 
 | 
 54.5±3.4 
 | 
 11.1±4.0 
 | 
 7.6±2.9 
 | 
 8.7±4.0 
 | 
| 
 6.0-6.9 
 | 
 113 
 | 
 57.8±4.4** 
 | 
 9.8±4.1 
 | 
 7.2±4.1 
 | 
 8.4±5.3 
 | 
 120 
 | 
 55.7±3.8 
 | 
 10.6±3.4 
 | 
 7.2±3.4 
 | 
 8.6±4.2 
 | 
* 男女比較P<0.05 , ** 男女比較 P<0.01
從監測結果顯示,澳門3~6歲幼兒身高、體重、胸圍及皮褶厚度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大,符合自然增長規律。其中身高的增長幅度大於體重和胸圍,使兒童的體型漸趨瘦長。 男女比較,多數年齡組身高、體重性別差異不明顯,卻表現為男童的胸圍顯著大於女童,而女童的皮褶厚度則大於男童。
另外,身高標準體重是在同等身高的情況下來比較體重的大小,它是用來評價幼兒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的常用指標,本研究參照了 2000國民體質監測制定的3~6歲幼兒身高標準體重的評價標準,將幼兒身高標準體重分成營養不良、低體重、正常體重、超重及肥胖五級,結果發現,正常體重的比例男童占71.3%、女童占65.4%;男童營養不良和低體重的檢出率分別為 3.3%和10.2%;女童為9.9%和16.1%;有9.8%的男童、2.9%的女童處於肥胖狀態。以上分析表明,澳門男童的營養問題包括營養不良和肥胖兩個方面,而女童營養不良的問題較為突出。
表4 澳門幼兒營養狀況評價(%)
| 
 評價 
 | 
 男 
 | 
 女 
 | 
| 
 營養不良 
 | 
 3.3 
 | 
 9.9 
 | 
| 
 低體重 
 | 
 10.2 
 | 
 16.1 
 | 
| 
 正常體重 
 | 
 71.3 
 | 
 65.4 
 | 
| 
 超重 
 | 
 5.3 
 | 
 5.7 
 | 
| 
 肥胖 
 | 
 9.8 
 | 
 2.9 
 | 
| 
 合計 
 | 
 100.0 
 | 
 100.0 
 | 
(二)身體機能現狀 
 本次監測以幼兒的安靜心率為身體機能指標,監測結果顯示澳門幼兒的心率基本上隨年齡增長而下降,符合正常生長規律。各年齡組男女幼兒心率的性別差異均無顯著性。
表5 澳門幼兒心率的平均值、標準差 (次/分)
| 
 年齡組(歲) 
 | 
 男 
 | 
 女 
 | 
| 
 3.0~ 
 | 
 103.8±8.1 
 | 
 103.0±9.8 
 | 
| 
 3.5~ 
 | 
 101.8±8.7 
 | 
 100.7±10.1 
 | 
| 
 4.0~ 
 | 
 97.5±9.1 
 | 
 100.1±9.6 
 | 
| 
 4.5~ 
 | 
 96.8±9.8 
 | 
 99.0±11.5 
 | 
| 
 5.0~ 
 | 
 99.8±10.3 
 | 
 98.1±9.5 
 | 
| 
 5.5~ 
 | 
 95.9±8.5 
 | 
 96.1±9.3 
 | 
| 
 6.0~6.9 
 | 
 96.2±9.4 
 | 
 95.8±10.0 
 | 
(三)身體素質的現狀  
對澳門幼兒身體素質的測試指標有立定跳遠、網球擲遠、坐位體前屈、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雙腳連續跳六項,分別用於反映幼兒的下肢肌肉爆發力、上肢及腰腹肌的肌力、肌肉韌帶的柔韌性、速度及靈活性、平衡能力、協調能力等素質。 
 表6 澳門幼兒身體素質指標的平均值、標準差
| 
 性別 
 | 
 年齡組(歲) 
 | 
 立定跳遠(cm) 
 | 
 網球擲遠(m) 
 | 
 坐位體前屈(cm) 
 | 
 往返跑(s) 
 | 
 走平衡木時間(s) 
 | 
 雙腳連續跳(s) 
 | 
| 
 男 
 | 
 3.0~ 
 | 
 45.3±17.7 
 | 
 2.4±1.0 
 | 
 9.3±3.3 
 | 
 10.9±1.5 
 | 
 26.4±13.7 
 | 
 13.5±4.0 
 | 
| 
 3.5~ 
 | 
 49.8±18.1 
 | 
 3.0±1.1** 
 | 
 7.3±3.6** 
 | 
 9.9±1.5 
 | 
 21.5±12.6** 
 | 
 11.1±4.3 
 | 
|
| 
 4.0~ 
 | 
 60.7±17.9 
 | 
 3.5±0.9* 
 | 
 7.4±3.7* 
 | 
 8.7±1.3 
 | 
 17.4±12.3* 
 | 
 10.6±3.6 
 | 
|
| 
 4.5~ 
 | 
 74.8±18.2** 
 | 
 4.2±1.2** 
 | 
 6.4±4.0** 
 | 
 8.3±1.3** 
 | 
 12.0±7.1 
 | 
 9.6±3.4 
 | 
|
| 
 5.0~ 
 | 
 81.2±18.6 
 | 
 4.8±1.2** 
 | 
 7.7±4.1 
 | 
 7.9±0.9* 
 | 
 7.8±3.7 
 | 
 8.3±2.2 
 | 
|
| 
 5.5~ 
 | 
 85.8±15.9 
 | 
 5.4±1.9** 
 | 
 6.5±3.8* 
 | 
 7.5±0.9** 
 | 
 7.9±5.8 
 | 
 7.7±2.4 
 | 
|
| 
 6.0~6.9 
 | 
 98.1±16.8** 
 | 
 6.6±2.0** 
 | 
 5.3±5.0** 
 | 
 7.1±0.7** 
 | 
 6.5±4.0 
 | 
 6.8±1.9 
 | 
|
| 
 女 
 | 
 3.0~ 
 | 
 41.6±13.7 
 | 
 2.1±0.7 
 | 
 9.6±3.4 
 | 
 11.0±1.4 
 | 
 21.8±15.1 
 | 
 12.0±3.5 
 | 
| 
 3.5~ 
 | 
 52.1±18.9 
 | 
 2.5±0.8 
 | 
 9.9±4.6 
 | 
 10.1±2.1 
 | 
 15.1±8.5 
 | 
 12.0±4.3 
 | 
|
| 
 4.0~ 
 | 
 63.0±16.8 
 | 
 3.0±1.0 
 | 
 9.1±3.3 
 | 
 9.0±1.5 
 | 
 12.4±7.9 
 | 
 9.4±3.0 
 | 
|
| 
 4.5~ 
 | 
 65.3±14.5 
 | 
 3.3±0.9 
 | 
 9.5±3.3 
 | 
 9.0±1.1 
 | 
 12.9±9.4 
 | 
 9.8±2.9 
 | 
|
| 
 5.0~ 
 | 
 78.4±16.8 
 | 
 3.8±1.1 
 | 
 8.3±3.9 
 | 
 8.3±0.9 
 | 
 9.2±6.6 
 | 
 8.2±1.8 
 | 
|
| 
 5.5~ 
 | 
 83.5±15.1 
 | 
 4.5±1.0 
 | 
 8.5±5.2 
 | 
 7.9±0.9 
 | 
 9.4±5.2 
 | 
 7.2±1.8 
 | 
|
| 
 6.0~6.9 
 | 
 88.9±14.4 
 | 
 5.0±1.3 
 | 
 8.3±4.2 
 | 
 7.4±0.8 
 | 
 6.1±3.8 
 | 
 6.9±2.0 
 | 
* 男女比較P<0.05 , ** 男女比較 P<0.01
監測結果顯示,澳門3~6歲男女幼兒身體素質的發展,除坐位體前屈外,各項指標的成績均隨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表明幼兒的肌肉力量、協調性、速度、靈敏性及平衡能力不斷發展。柔韌素質的增齡性下降屬於自然生理現象。男童的肌肉力量、速度靈敏性均好於女童,尤其在4.5歲後表現更為突出。女童的柔韌性則好於男童。平衡能力方面, 4.5歲以前女童走平衡木的完成時間比男童好,但此後女童平衡能力提高相對緩慢,完成時間比男童長。
(四)澳門3~6歲幼兒體質綜合評級"達標"情況
本研究參照2000國民體質監測制定的標準,對受試幼兒各項體質測試指標所得分數的總分進行綜合評定,結果發現有 81.3%的幼兒達到了合格級以上標準,其中達到優秀級的有9.1%、達良好級的有17%。但與中國大陸平均水平比較,澳門不合格的幼兒比例最高,為 18.7%,其中身體素質的單項指標得分也較中國大陸低,體質綜合水平相對較差。

                          圖1 不同地區體質綜合評價的比價
(五)澳門3~6歲幼兒齲齒患病情況
齲齒是兒童的常見病,本次調查顯示澳門幼兒乳牙的?患率隨年齡增長而迅速上升,5.5歲後達53.9%,治療情況卻不樂觀,各年齡組的填充率不到10%,而因乳牙齲蝕程度嚴重導致乳牙早脫的人數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提示衛生保健工作應加強幼兒防齲措施,並加強父母對小兒口腔保健知識的瞭解。
表7 澳門3-6歲幼兒齲齒患病情況統計表
| 
 年齡(歲) 
 | 
 調查人數 
 | 
 乳齲人數 
 | 
 齲患率% 
 | 
 乳齲填充人數 
 | 
 填充率% 
 | 
 齲失人數 
 | 
 齲失率% 
 | 
| 
 3.0~ 
 | 
 98 
 | 
 21 
 | 
 21.4 
 | 
 2 
 | 
 9.5 
 | 
 0 
 | 
 0 
 | 
| 
 3.5~ 
 | 
 111 
 | 
 27 
 | 
 24.3 
 | 
 0 
 | 
 0 
 | 
 0 
 | 
 0 
 | 
| 
 4.0~ 
 | 
 118 
 | 
 40 
 | 
 33.9 
 | 
 2 
 | 
 5.0 
 | 
 1 
 | 
 2.5 
 | 
| 
 4.5~ 
 | 
 112 
 | 
 38 
 | 
 33.9 
 | 
 1 
 | 
 2.6 
 | 
 2 
 | 
 5.3 
 | 
| 
 5.0~ 
 | 
 117 
 | 
 49 
 | 
 41.9 
 | 
 4 
 | 
 8.2 
 | 
 2 
 | 
 4.1 
 | 
| 
 5.5~ 
 | 
 113 
 | 
 61 
 | 
 53.9 
 | 
 5 
 | 
 8.2 
 | 
 3 
 | 
 4.9 
 | 
| 
 6.0~6.9 
 | 
 233 
 | 
 124 
 | 
 53.2 
 | 
 12 
 | 
 9.7 
 | 
 8 
 | 
 6.5 
 | 
四. 結論與建議
此次澳門幼兒體質調查表明,澳門幼兒身體形態、機能的生長發育正常,但總體體質狀況未如理想,綜合所述,大概存有以下問題:
1.男童體重偏低及肥胖的比例均較高,存在營養不良和肥胖兩方面的問題,女童則表現為營養不良的比例較多,這提示家長要關注子女的營養問題,防止幼兒養成偏食的習慣。
2.男女童的力量、速度、靈敏性、柔韌性等身體素質的發展相對較慢、較差,如何從家長的體育觀念和運動習慣、幼稚園體育活動的安排、學校體育課的設置和質量等方面共同努力提高幼兒的體育活動水平,從而促進其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是值得今後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3.幼兒齲齒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加重,提示衛生保健工作應加強幼兒防齲措施。
為了要增強幼兒整體的體質水平,建議幼稚園的學前教育工作需加強幼兒的室外身體活動,同時要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家長科學育兒的認識。
五. 參考文獻
1.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中國國民體質監測系統的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第一版
2.中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組. 《200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陳明達等. 《實用體質學》. 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3,第一版
4.中國體育總局科教司. 《中國3~6歲兒童體質現狀研究》.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第一版
5.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 2000年國民體質監測報告》.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第一版
6.馬優勝等. 三歲兒童乳牙齲蝕與生長發育的關係. 中華口腔醫學雜誌.1998. 23(1):97
